发布时间: 2016-06-15 17:23 来源:快养生网
【导读】从呱呱坠地到迟暮之年,人生中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要面对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犹如埋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饮食不良、久坐不动、过度操劳……生活上我们稍有不慎,就可能中招。《生命时报》采访国内各科医学专家,教你认清并安全避开每个年龄段隐藏的健康雷区。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 郭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王玉平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 高芳堃
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王素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教授 刘思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许顶立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马健文
10~20岁 男性防生殖疾病,女性防痛经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认为,青春期是男性睾丸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隐睾、睾丸扭转等发病率较高。家长应关注男孩的生殖健康,尽量不给他们穿紧身牛仔裤,督促孩子运动。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痛经在青少年女性中的患病率为67.2%。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素美说,青春期女孩面临升学等多方面精神压力,容易诱发原发性痛经,需要在母亲帮助下关注生理期的护理。
经期避免用冷水洗头,少吃西瓜、雪糕等生冷食物,以免因受寒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还要注意休息,不做剧烈运动。
20~30岁 男性护前列腺,女性防偏头痛
中华医学会统计发现,30岁左右男性,前列腺疾病发病率为30%。久坐、不爱运动、作息不规律等与之相关。郭军说,常见的前列腺炎等只是男人的“小感冒”,可早防早治。
他建议,多喝水、多排尿,能减轻高浓度尿液对前列腺的刺激。性生活规律、洗温水澡、劳逸结合、减少心理压力等有利前列腺健康。
据统计,我国有1000~2599万人患偏头痛,发病率是9.3%,多发年龄为25~35岁。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的数据也显示,约75%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 年龄大多在20~45岁,半数左右发生在月经前后,可能与月经期、妊娠期、更年期的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玉平建议,女性应尽量避免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防止过分劳累;饮食要清淡,按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0~40岁 男性防消化疾病,女性护子宫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教授刘思德认为,三四十岁的男性消化疾病高发,以慢性肝病(如酒精肝、脂肪肝等)、胃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最为常见。
共同诱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要注意规律饮食,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据统计,我国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为10%~15%,25~45岁高发。王素美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安错了家”,常伴随各种月经失调症状,如经期延长、经血过多等。
建议女性每周进行3次瑜伽训练或1次中等强度的全身活动;经期不过性生活,减少经血逆流的几率;避免重体力劳动。另外,需要提醒职场女性,21~29岁是生育黄金期,错过这个时期可能会增加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40~50岁 男性防高血压,女性防更年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教授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会随年龄增加。美国心脏病研究委员会指出,四五十岁的男人常因吃肉过多导致三高。
调查发现,我国一半左右的中年男性饮食习惯差,往往早饭常不吃、午饭随便吃、晚饭狠狠吃。建议吃饭要细嚼慢咽,每次吃饭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增加蔬菜、豆类的摄入,将零食换成水果、坚果;坚持锻炼,每周至少做2~3次步行、慢跑、游泳等运动;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王素美介绍,中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少,面临停经、更年期等转折点。加上婚姻情感、家庭关系等问题困扰,精神压力大,易出现情绪激动、烦躁、失眠等反应。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健文建议,中年女性要“先睡心,后睡目”,晚9点后就应保持心情平静,不看情节紧张、悲情的电视剧。11点准时睡觉,保证“黄金7小时”的睡眠。遇事保持豁达、积极的精神状态。
50~60岁 男性防糖尿病,女性留神心脏病
一家体检中心对两万多人的体检报告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人群,60岁是发病高峰。另据“中国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超女性2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糖尿病专家威廉姆·诺勒建议,中年人要多吃果蔬,减少肥肉、全脂奶制品的摄入;坚持锻炼,如慢跑等。若减掉7%的体重,就能将患糖尿病风险降低50%。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女性50岁后心脏病患病风险大大提高,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有关。我国80%的女性绝经年龄在44~54岁之间,王素美建议,中老年女性要保护心脏健康,定期查心电图,少熬夜,通过做瑜伽、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减压,饮食上减少油、盐的摄入。
60~70岁 男性防脑卒中,女性防骨折
据统计,64%的脑卒中发生在55~75岁,并有年轻化趋势。男性患脑卒中风险略高于女性。戒烟对预防脑卒中意义重大。研究发现,65岁以上男性因吸烟导致脑卒中的风险比65岁以下者高2倍。王玉平建议,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戒烟。此外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
骨质疏松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56%,其中女性发病率高达60%~70%。随着年龄增长,人变得僵硬,灵活性减弱,更易跌倒,甚至骨折。王素美提醒,可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并多晒太阳。还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
70~80岁 男性防血管疾病,女性防认知障碍
2012年中国血管论坛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500万~1.3亿血管病患者,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20%~30%,男女比例为5:4。一旦某处血管出问题,对全身都是打击,可以说“病在身上,险在心脑”。
可用扩血管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药物进行基础治疗。从预防上讲,生活节奏别太快,少吃大鱼大肉,鞋袜别穿太紧,不要经常盘腿坐或跷二郎腿,剪指(趾)甲别太靠近皮肤等。
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75岁以上认知障碍症患者为11.5%。绝经后女性患此病几率高于男性3倍,这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另外,老人面对退休、丧偶等问题,感到孤独无助,也会影响认知功能。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建议,老人应做到能动就动、能学就学、能看就看。多参加社区活动和家庭事务,常进行学习、体力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