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5-26 17:05 来源:快养生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赖中药的疗效,去药店买药也总会被推荐中成药。但中药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中药用法讲究多 中药不像西药,只需分时、分量,它在煎煮方法、服法、用量、服用时间、服用温度等方面都有讲究。
首先,服用中药有温度要求。中医将外感风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归入寒证,要热服药汁,才能达到趋赶风寒、健脾温中的目的。而用寒凉药治热性病证,如肺炎、支气管炎、风热感冒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红、便秘等,宜凉服或冷服。对于一般的汤剂,如滋补类中药,温服即可。
其次,服药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性来定。一般情况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与泻下药宜在空腹时服,对胃肠刺激性的药物及其他一般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宁神安眠的药宜在睡前服。
再次,内服丸剂、散剂均可用温开水吞服,加酒是为其升提宣通,用淡盐水送服是为了引药入肾。当然,中药的服法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那就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了。
最后,要注意服药后的护理。例如服发汗药后即需安卧,服辛温发表药宜盖被,而服辛凉发表药则不宜捂被。凡服发汗药者,只宜取得通体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发汗太多而虚脱(尤其老年人)。若发现服药后不出汗,可加服些热开水或热稀粥,以助药力。服发汗药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饮。
自己煎药注意啥 自己回家煎药,许多人往往束手无策。在此给大家提几点注意事项。
1.中药不能洗。有的患者觉得买来的中药有点脏,喜欢回家先洗一下再煮。中药饮片的来源广泛,最主要的就是植物药,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几类。此外还有矿物质药、贝壳类药和动物药。这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炮制工序,因此只要药剂师根据处方调配好了,患者回家直接煎煮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冲洗。另外,有的患者打开包后觉得有些可能是脏东西,就挑出来,这样可能也把有效成分给剔除了。
2.反复煎要加热水。煎第一次前,通常要用凉水浸泡,然后直接煎就可以了。但建议第二煎的时候最好用温水或者热水。
3.最好用砂锅。按照传统,我们一般推荐用砂锅来煎药。不建议用铁锅、铝锅,因为其中含有一些金属元素,对药效会有影响。
4.火候要掌握。一般煎药都是用大火烧开后调成小火,然后再用文火熬。但解表药(有风寒解表药和风热解表药,一般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需要武火直接煮开,然后再煎煮10~20分钟,随后把药汁滗出来,再加水煎第二煎。第二煎也要用武火煎煮,煮沸后保持5~10分钟。
常见中药也不可随意用 不少人家中会有亲友送的名贵中药,比如人参、鹿茸;有人会买金银花等常见药材代茶饮;还有人会买一些中成药回来吃。这三种情况往往都不经过中医师辨证,容易产生误区,在此我给大家归类提醒一下。
一些名贵的药材总是让人束手无策,例如整块的西洋参质地很硬,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吃。其实可以用纱布包好,用刀背在案板上打碎,煎煮汤汁服用或泡水服用,也可去药店用铜锤粉碎后装胶囊服用。每次服用3~5克即可。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分清西洋参和人参。人参是大补元气的,性温,西洋参是补气养阴的,性干寒。服用前最好请中医师辨明体质。还有就是鹿茸。鹿茸是补阳的药,常见的用法是泡酒喝,可以充分发挥药效。不喝酒的人可以先用水泡上三五个小时,然后放在锅里炖。
一些常见的中成药,使用时也要多加小心。例如,牛黄解毒丸或牛黄解毒片是老百姓家里的常备药,多用于上火,如嗓子疼、嘴角起泡、大便干燥等。牛黄解毒丸里含有雄黄,也就是硫化砷,这种物质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的确可能导致危害。所以,建议这种药应对症吃,不要长期服用。像长期便秘患者,不要寄托于这一种药,应该及时就医。一些含有朱砂的中成药,比如复方芦荟胶囊、朱砂安神丸等,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在人体内蓄积可以引起中毒,也不适宜长期或大量吃。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人群,用一些常见中药时也要格外当心。例如,麻黄能让周围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最好咨询医生;杞菊地黄丸是从六味地黄丸演变过来的一个方子,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所以既补肾又补肝,有滋补肝肾又明目的作用。长期吃相对比较安全,但是脾胃不好或者经常腹泻的患者,使用时还是稍微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