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如《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养生重在养心,保养精、气、神。
即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消泺穴,胸闷气短的克星
消泺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该穴名意指清冷渊六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消解并化雨降地,...
内关穴,心脏保健第一穴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内,内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名...
揉“三阴交”健脾补肾
在人的身体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穴位——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人体足部有3条阳经和3条阴经,原本这些经脉是平行的,...
足三里,健脾和胃第一要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是中医经穴治疗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穴位之一。足,指六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
五招帮你“揉”走失眠
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命门穴,强腰补肾又壮阳
命门穴是督脉上的穴位。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且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
防燥滋阴别忘身上三眼“泉”
出汗过多伤阴上火 按摩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虽然渐渐远去,但是不少人在夏季出汗较多,到了秋季如果不注意保养,更容易被燥邪所伤。中医认为,人体有“五液”,...
简单有效的9个“养生要穴”
权威中医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便于记忆的9个养生要穴。别看这些穴位不起眼,平时多按揉几下,能有强身健体、祛病养生的神奇功效。 风池,明目醒脑...
按对三穴位冬季护好胃
遇到胃痛、胃酸、胃胀,许多人都会想到吃胃药,其实充分发挥好人体腹部上脘、中脘、下脘三个穴位的作用,即可解决胃部的许多烦恼。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
按摩头面颈项 五官气血通畅
按摩是中医养生方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对经脉的刺激,可以促进身体气血的运行,对于缓解上班族们由于每日久坐而造成的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很有好处。...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可防老年病
“三” 是指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三个穴位。一般人每天早晚各一次,左右不拘,每次共5分钟,按摩时一定要达到酸、麻、胀,有时还有上下串气的感觉,才是有效的按摩。...
天热爱打盹3穴位能提神
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
穴位贴敷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事,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为自己充电,...
急性腰扭伤按按睛明穴和至阴穴
秋季健身活动增多,急性腰扭伤的情况时常发生。从临床经验来看,对这类病人同时按压睛明穴(位于面部眼内角稍上方凹陷处)和至阴穴(位于小脚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
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