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肉是件不环保的事

内容: 

受访专家: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霍贵成

美国知名作家托马斯•贝利说:“生病的地球上不可能有健康的人类。”地球生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温室气体,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温室气体的“贡献者”。

饮食排碳,不容小觑

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会导致地球变暖的气体。通常情况下,任何生物的活动都会产生温室气体,这本是一个正常现象,并且绝大多数温室气体会被地球自然“代谢”掉,但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多,地球无法消化,温室效应就会导致气温上升、全球变暖。

科学家研究发现,200年间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很大程度是由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其排放比吸收的速度快了三倍,所以大气层内的温室气体含量,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形势严峻。拯救地球,必须低碳减排。

一般而言,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85%的温室气体来自工业生产,其余的则来自于日常生活与农牧业的养殖和生产,这一部分与我们息息相关,尤其是饮食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小觑。研究表明,人们日常饮食所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开车高出一倍。因此,低碳生活不妨从饮食做起。

爱吃肉不环保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世界上10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过去50年间饮食习惯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尽管气候、文化等背景因素有所不同,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全球的饮食方式发生了相似的变化,那就是对肉、无营养热量(精炼脂肪、精制糖、酒和油)以及总热量的人均需求量的增加。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以及癌症的发病率增高,还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研究者预测,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全球食物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会比2009年增加80%,并且还需要3.7亿~7.4亿公顷土地才能满足食物消费,这就会抢占森林面积,此消彼长,温室效应加剧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霍贵成表示,在所有的食物中,羊肉、牛肉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肉类。因为同等体积下,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二氧化碳的25倍,氧化氮是二氧化碳的298倍。甲烷主要产生于反刍动物的胃肠消化过程,氧化氮则主要存在于动物粪便中。因此,减少牛羊的养殖数量对缓解温室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次,养殖所需的大量饲料也排放了许多温室气体。按照植物饲料转化为肉类的效率约为3%计算,获得1千克动物蛋白需要超过30千克的植物饲料,从这个角度来说,养殖一头牛需要消耗的植物饲料成本是惊人的。美国研究发现,1升汽油可产生2.3千克二氧化碳。一般的家用汽车,每百千米耗油在8到12升之间。也就是说,产生1千克二氧化碳,家用汽车可以行驶3.6~5.4千米。而生产40千克肉、9千克蛋和90千克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一辆家用汽车开4000到6000千米。

除此之外,对某些食物原产地的盲目追求,让更多的交通资源投入到了食物的运输中,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2012年,冰岛火山爆发导致欧洲航班停飞3天,有统计显示,这3天,火山喷发带来的二氧化碳约为1.5万吨,但因飞机停飞,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了20万吨。可以说交通运输中带来的温室气体量要比我们想象得多。例如,将一包产自荷兰的西红柿运输到北京,从种植到走向市场需要运输六千多公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5.1千克二氧化碳被释放到空气中。

管住嘴,健康又环保

国际素食气候联盟主席理查德提出,我们感觉到人类和世界万物的命运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而饮食习惯的改变恰恰能够避免即将来临的全球气候大灾难,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首先,就是少吃肉。如果一个三口之家一周有两天不吃肉,一年可以减少至少1600公斤的碳,如果无法做到减少肉类的摄入量,可以改变肉类结构,多吃鱼肉,少吃牛羊肉,这样对健康也有好处。当然,少吃肉不是让人不吃肉。人体需要动物蛋白的摄入来维持营养的均衡,但摄入过多带来的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少吃肉,既达到健康饮食的效果,又为环境做出了贡献,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多购买本地食材。如果绝大多数的食物都能在本地完成消耗,减少运输距离,食物的“碳足迹”自然会下降。食物应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不仅对健康有影响,其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也不少。瓶装水、饮料的生产同样也是产碳大户。我们应尽量喝白开水,健康又环保,如果觉得水质稍硬,可以加点茶叶,改善口感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最后,尽量不在外面吃饭。自己在家做饭既清淡健康,又节约能源,虽然辛苦了自己,但都是对健康和环境有益的行为。

“低碳饮食”不应该是噱头,也不应该只是口号,更无法通过“热情”和“道德”来解决。只有真的成为每个公民的意识,低碳饮食的概念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 (生命时报记者 王黎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