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该怎么选?

内容: 

超市里的巧克力琳琅面目,有黑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等,有些人说巧克力可以减肥,有些人则认为巧克力能量高,是增肥的,那么巧克力到底该如何选择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巧克力是怎么来的?

距今3000多年前,在美洲当地人就开始食用,当时用可可豆制作成饮料(巧克力开始是饮料),1502年哥伦布在航海的时候把可可豆带回了西班牙,但当时并没有发扬特别好,1519年的时候,冒险家科尔特斯将名为“Xocoatul”的饮料从墨西哥带回到西班牙,原料经过改良,加了草药、香料、玉米等,这时巧克力就已经很好喝了。到了1606年,卡尔雷迪将秘方带回意大利,随后转入法国和英国,17世纪在贵族间流行,巧克力发展了200年处于饮料的阶段。到了1819年整个欧洲工业突飞猛进,有个叫卡耶尔的瑞士人制作出了第一块巧克力糖,当巧克力转为糖果或者点心的时候更容易传播了。1828年,荷兰人冯 霍滕(巧克力之父)把可可浆脱去了可可脂,第一次提炼出了可可粉,彻底改变了巧克力工业。而到了1876年 瑞士丹尼尔 彼德第一次做出了固体牛奶巧克力,成为了现代巧克力的雏形。

二、巧克力分类

1、成分上:黑巧克力 白巧克力 牛奶巧克力 果仁巧克力 夹心巧克力 代可可脂巧克力(根本不是巧克力)

黑巧克力:又称纯巧克力,主要有可可制品、可可脂、少量糖组成,硬度大,可可脂含量较高,微苦,一般指可可固形物含量介于70%-99%之间,或乳制品含量少于12%的巧克力,相对来讲价格更高。

白巧克力:不含可可粉的巧克力。白巧克力成分与牛奶巧克力基本相同,只是不含可可粉,乳制品和糖的含量相对较大,甜度高。

牛奶巧克力:原料包括可可液块、可可粉、可可脂、乳制品、糖、香料和表面活性剂等。含至少10%的可可浆和至少12%的乳质。

果仁巧克力:将部分果仁和巧克力酱混合后,按照纯巧克力的调温工艺要求正确调温,然后注模凝固而成。常用的果仁有杏仁、核桃、花生仁、瓜子仁及葡萄干等。

夹心巧克力:用各种焙烤制品或各种糖果、过块、果酱等为芯子,在其外面覆盖一层纯巧克力制成的各种形状不同、口味各异的巧克力糖果,如酒心巧克力、巧克力威化等。

代可可脂巧克力(不是巧克力,只能说是有巧克力味道的糖果):以白砂糖、代可可脂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可可制品、乳制品及制品添加,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在常温下保持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并具有巧克力风味和形状的食品,不建议选择。

2、产地:主要为比利时、瑞士、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

三、如何选购巧克力?——看清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

1、配料表:在配料表中,所有食品中用到的东西都要标出来,越靠前的含量越多,以图为例,其中含有可可液块、可可脂、低脂可可粉等,它们都是什么呢?

可可液块:以可可豆为原料,把可可豆清理、筛选、焙炒、脱壳、碱化(或者不碱化)、通过精细研磨磨成的酱体、在温热状态使是流动的粘稠状液体、冷却后凝固成块,成为可可液块。

可可脂:是从可可豆碎片中提取出来的脂肪部分,脂肪酸构成较为特殊,饱和脂肪比例较高,有特殊的凝固性质,与巧克力的柔滑口感和香味有关,通常可可脂含量越高,则巧克力口感越优秀。

可可粉:可可豆经发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得到的可可饼,由可可饼脱脂粉碎之后得到的粉状物,即为可可粉。

乳化剂(大豆磷脂):可加速可可粉、糖及其它组分在可可脂中的分散速度、降低可可粉、可可脂及其他组分亲油性表面的表面张力,能使其完全分散,均匀的分布于巧克力中。

代可可脂(很多国产巧克力由代可可脂制成):代可可脂是人造硬脂,即由动、植物油脂氢化而成的油脂。植物油氢化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容易增加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我们可以看出,这块巧克力可可的含量是比较高的,不含代可可脂,因此是可以选择的,但是超市中很多巧克力配料表中第一位就是代可可脂,这样的巧克力就不建议大家选择了。

2、营养成分表:

图中每100克巧克力含碳水化合物是18.5g,也就是糖主要是18.5克,其它可可等含量加起来是81.5,也就是顶多可可含量为81.5%,从商品名称中我们看出,含有86%的可可,糖含量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夸大,因此可以适当选择。但是大家在购买其它巧克力的时候建议也可可看看配料表,看看糖含量是多少,太高的就不建议选择了。

纯巧克力具有降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缓解压力抗抑郁、预防老年痴呆、缓解疲劳以及提高性功能等功效,大家选择的时候一定看食品标签在消费。